
介于概念机和量产版本之间,既有对未来的探索,又给了现在我们希望看到的一切配置。
理想和现实,一字之隔,却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矛盾横亘在中间。所以很多人喜欢静置在玻璃罩子中的概念机,摸不到,也就不会打破理想中的那份美好。但这个世界想要变得更加「精致」,更需要理想主义者「不计成本」的投入,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手机行业从来不缺梦想家,不过太过理想化,终究会败给现实,如今依旧活跃在舞台中央的,绝非只「活在梦里」。有人说,OPPO 是如今行业少有的理想主义者,我并不完全认同这种这种观点。如果给这家公司下一个定义,可能「怀揣理想的实干家」更为贴切。
OPPO Find X3 系列便是最好的说明。在它身上,出现了很多之前我们没有看到过的全新技术词汇,也给了现阶段大家想要的一切配置。
寻找创新和艺术的「交融点」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就像大家对于 OPPO Find X3 后盖设计的态度,只看照片,很多人觉得,它的相机布局不就是参考着 iPhone 来做的吗?但拿到真机和 iPhone 仔细对比过之后会发现,从 ID 设计到工艺处理,两款产品几乎哪儿哪儿都不太一样。
「真机比照片好看」,在前几天极客之选公众号发布的 OPPO Find X3 Pro 评测文章下,有这样一条留言。以往,我们更多会调侃卖家秀和买家秀之间的区别,但放到 OPPO Find X3 上,结果恰恰相反。这代 Find 之所以耐看,正是由于它足够「干净」。
在现代美学设计中,极致简约备受推崇,一体化、无开孔机身,也一直是行业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对于 Unibody 概念,距离我们最近的尝试,是 2019 年宣布开启众筹的魅族 Zero,由虚拟按键取代实体按键,那款产品实现了非常高的一体化机身。
手机无限接近一体成型状态,所带来的直接好处,是能够大幅减少开孔数量,继而降低了线条断点的出现频率,进一步提升机身整体视觉连续性。不过想要做到这一点其实非常困难,选材用料、工艺处理、内部电子元器件堆叠,都会面临巨大考验。
而如果你仔细留意便会发现,近一两年已经鲜有厂商再去做类似尝试。不容易做到理想化的成本控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出在技术层面上。由于前几年手机相机模组尺寸普遍较小,做到纯平后盖其实并不难,实现一体化机身也相对简单。
但近一两年,随着旗舰手机相机模组越来越大,并且还要强调机身轻薄性,几乎没有可能完全消除这部分突起对一体成型过程所造成的影响。OPPO 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们并没有在材质、影像能力等等方面去做任何妥协,但依旧实现了符合商用标准的一体化设计。
包括相机区域在内,OPPO Find X3 的后盖其实是一个整体,由一块玻璃通过热锻成型技术打造而成,看上去似乎相机区域存在四个棱边,但摸起来则是顺滑过渡,这种顺滑程度,目前市面上任何一款手机都无法提供。
另外,看久了你会发现,相机虽然也高于后盖平面,但并不会有强烈的突兀感,究其原因,是因为 OPPO 在这款产品上用到了连续曲面设计。这种效果就和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高脚红酒杯一样,底座和杯体之间连接部分足够顺滑,握起来完全不会让你有任何不适的感觉。
从 Find X 到 Find X2,再到现在的 Find X3,重新回归的 Find,每一代产品的 ID 设计,似乎都没有任何联系,将它们放到一起,不会有人认为这是同一个产品系列。但如果你仔细去琢磨,便会发现那条叫做探索的连接线,看不到,但却的的确确存在。
用 OPPO Find 产品线总监党壮丽的话来说,「Find 的定位一直没有变过,就是要找到科技与人文、艺术最完美的交融点,科技创新和艺术突破两条路并肩前行。」
色彩,一条全新的影像赛道
经常看手机发布会的朋友应该有和我一样的感觉,影像介绍占据发布会总时长的比例似乎越来越高了。甚至,前几年不怎么关注拍照和视频功能的游戏手机,也已经迎头赶上。
复盘近几年手机影像的发展趋势,厂商们在比拼的,主要还是硬件层面,无论高像素还是大底,都没有跳脱出这个范畴。不断提升硬件规格,其实无论是对于行业发展还是用户使用体验,没有任何坏处,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并不排斥这种现象。
但显然,硬件发展终究会出现瓶颈。而当硬件参数遭遇天花板,调整方向就成为了一件厂商们必然需要去面对的事情。「这一代产品开始,我们开辟了影像的赛道,那就是色彩。希望通过一个全新的探索,跟大家探讨一下影像之于人的意义。」
由于手机本身属性所限,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厂商们更多将关注点放到了便捷这两个字上,希望让用户以最低的上手成本,获得更符合当前大众审美的效果。而如果抛开手机这个载体,单就影像本身来说,除了当前的景,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记录下你那一瞬间的「情绪」。
比如,当我们面对夕阳接近海平面这一幕时,总会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壮丽,以影像的形式记录下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对于常规手机产品来说,能做到的就是记录,很难精准还原那一刻你眼前的震撼,而 OPPO Find X3 则能在多年以后,重新将你带回到曾经的那份美好。
区别于目前其它手机产品,OPPO 为 Find X3 系列带来了「全链路色彩管理系统」, 能够实现包括拍摄、编码、存储、解码以及显示在内的全链路 10bit。
其实从去年开始,包括 OPPO 在内,很多手机厂商就已经开始采用 10bit 屏幕,对比 8bit 屏幕,其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显示出更加丰富的色彩,尽可能还原被拍摄主体的真实性,不过手机本身并不具备生产 10bit 内容的能力,OPPO 则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更大的维度来说,传统影像品牌之所以能够聚集到一批忠实用户,也和色彩这两个字有着很大关系。莱卡、哈苏、富士、佳能、尼康……你会发现,每个品牌除了硬件策略会有差异,产品的色彩表现同样各具特色,而硬件会迭代,那种色彩所带来的「味道」,却持久保鲜。
此次 OPPO 选择以色彩作为接下来影像部分的重点,可能也是出于这样的考量。客观来说,在好看这个维度上,经过长期摸索,如今手机厂商们已经做得足够好,拿出任何一部主流旗舰,拍出来的图像都不差,但想要在好看的基础上再往前迈一步,却并不容易。
将全链路 10bit 带到 Find X3 上,是 OPPO 对于未来手机影像发展趋势的一次探索,也是手机影像向人文关怀转变的开始。可以预想到,这条路想要完全走通并不容易,需要更多厂商加入到其中来一起推动,但却值得坚持。
一半是理想,一半是现实
作为 Find 十周年的理想之作,Find X3 系列身上不缺乏对新技术的探索,却也并非像概念机一样「飘在空中」。尽管这次在产品策略上,其依旧是以标准版和 Pro 版本的形式来呈现,但两款机型的其实并没有拉开特别大的差距,用「双旗舰」来形容并不为过。
从 ID 设计到屏幕素质,再到影像能力,Find X3 和 Find X3 Pro 完全保持一致,而即便骁龙 870 和骁龙 888 的整体性能表现,客观存在一定差距,但具体到产品端,其实都足以带来流畅的使用体验。其它诸如多功能 NFC、线性马达等等配置,也都没有落下。
另外,由于不支持无线充电,之前大家对于 Find X2 系列多少有些微词,这一点也成为了那代产品唯一不完美的地方。OPPO 应该也留意到了这些反馈,为 Find X3 系列带来了 30W 无线闪充,配合 65W 有线闪充方案以及 4500mAh 大电池,将续航这件事情做到了尽可能均衡。
在 OPPO 的手机产品线中,Find 注定不平凡。它既是当前公司顶级工艺水准的集中体验,又肩负着探索未来技术趋势的重担,是介于概念机和量产机型之间的特别存在。或许不久之后,我们便可以在其它 OPPO 手机上看到类似技术。也期待下一代 Find,能带来更多不一样的惊喜。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微信 geekpar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