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游民的群体正在扩大,他们旅居全球,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再为人打工,甚至实现了财务自由。
有一批人很早就开始践行着远程办公的「进阶版」。
他们从传统的职场体系中解脱出来,一边在全球各地旅居,享受各地的美景和独特的生活方式,一边远程工作或者创业,通过互联网获取着较高的收入。
这些人被称为「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在世界范围内,他们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圈子、活动与文化。数字游民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部分群体正在慢慢壮大,他们往往没有背景,擅长平衡工作、生活与旅行,崇尚「被动收入」(指一旦建立起来,不太需要维护,就能自动获得的收入,也有一种说法叫「睡后收入」),甚至有的借此实现了财务自由。
接下来,我们走近这个群体,从他们的故事中,窥探这种生态背后的商业逻辑,一些可复制的经验,以及他们面对未来的态度与方式。
「我很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
烨烨已经两年没有「上班」过了。接下来,她决定继续不上班。
大学毕业后,她在北京干了两年的项目经理,每天坐班,生活规律。后来她选择裸辞,出国旅行。有人质疑她太冲动,还有人问她是不是「被包养了」,她哭笑不得,她说自己就是一个来自海南小镇的普通姑娘。
「只是纯粹的,不想上班,想静下来。」于是她去做了,「当时我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可我很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她有一颗「一颗折腾的心」,想要跳出「舒适圈」,看看更大的世界。
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
旅行的日常花销是个问题。在旅途的最开始,烨烨在网上兼职做英语口语老师,后来也接一些项目经理的兼职。
她不得不谨慎对待入账的每一分钱,「我的消费欲越来越低」,她变得更加自律。这个过程中,她有了一些新的发现。有些地方物价较低,长时间在当地旅居,生活成本并不高,甚至低于国内。比如,哥伦比亚,墨西哥,巴厘岛,清迈等等。
在这些地方,即便是兼职的收入,也可以覆盖日常花销。此外,偶尔做线上珠宝买手带来的收入,让烨烨有了多余的钱来理财。这就解决掉了财务问题。
她也做过全职的工作。有一段时间烨烨接了一份全职项目经理的远程工作,因为「工作自己送上门,收入和成长空间都还可以,老板也不错,就接了。」
但一年后,她还是选择离职。她开始自己的内容创业项目,不再挂靠于某个公司,「因为这样我可以随时停下来,随时出发,这会让我有一种安心感,稍微有一点掌控自己生活的感觉。」
彻底不上班后,烨烨找到了她想要的「自由」——每天六、七点起床,听听播客,然后在上午完成所有的工作。大概四、五个小时,她写作、打理自己的自媒体账号以及知识星球和关联社群《不上班公社》。剩下的时间用来放松、看书、旅行或者尝试一些新事物。
她已经「游牧」了 20 多个国家。现在她的收入来自于知识星球,咨询,写作,英文课和买手等副业,还有理财。她会在社群里分享一些旅行、数字游民、学英语等相关的心得与方法。然后,在每一天的晚上十一点之前,准时睡觉。这是她日常的一天。
在记者通过公众号找到她之前,她并不知道,阴差阳错间,自己已经成为了「数字游民」的一员。
成为数字游民的「捷径」
与烨烨的经历不同,成为数字游民其实有章可循,有「捷径」可走。
Jarod 就是一个给别人带路的「老司机」。如果你在搜索引擎里输入「数字游民」,首页出现的结果,基本都绕不过「数字游民部落」。这是一个以数字游民为主题的中文博客,Jarod 是它的主理人。除了博客网站以外,Jarod 还运营着同名的自媒体以及知识星球上的付费社区。他的社区里吸引了众多国内的「数字游民」,烨烨也在其中。
极客公园记者联系到 Jarod 的时候,他刚落地哥伦比亚不久,准备在那里开启一段新的旅居生活。他算是国内比较资深的数字游民,但在此之前,他也是一个「上班族」。
Jarod 的「转型」之路,颇为典型。2009 年大学毕业之后,他先后在非洲、加拿大、迪拜等地外派工作和留学。这段时间他积累了大量的国外旅行经验,为后来的转型提供了「资本」。
但是,工作时间的不可控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让 Jarod 意识到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想从职场的体系中脱离出来。同时,形成「被动收入」的观念在他的脑海里越来越根深蒂固。于是他回到内蒙古老家,试图通过内容创业的形式,完全掌控自己的时间与生活,成为一个数字游民。
旅居中的 Jarod 在墨西哥 Playa Del Carmen 的「亡灵节」
一开始并不顺利。他从美国做「被动收入」的博主那里获取灵感——先找到一个「蓝海」的关键词,然后围绕关键词创造内容,慢慢地产生收入。他观察到很多外国游客来中国会买一些筷子作为纪念品带回去,于是,他开启了第一个围绕筷子文化的网站项目。从自学做网站开始,自己做 SEO,自己生产内容。
几个月后,这个项目夭折了。「这个过程让我明白,我之前是坐石油勘探工程师的,进入一个陌生领域,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
摸索中,Jarod 又有了新的构想——他可以围绕「数字游民」做一个网站,记录自己的蜕变,同时分享学到的东西与经验,「进而慢慢把它做成一个社群性质的东西,因为当时国内没有人在做这个事情,我还是挺有信心的」。这一做,便从 2015 年坚持到了现在。
不过,Jarod 成为数字游民后的第一桶金并不来自于他的网站,而是来自于知乎。
「被动收入」
源于知乎的这笔收入,来得也比较「突然」。
「我创业的第一年几乎是没有收入的,后来因为在知乎上写了一篇雅思口语 8.5 分的攻略,流量特别高,甚至在百度上『雅思口语』关键字下排名第一,有很人来私信我如何准备」。于是,Jarod 将微信号放在了知乎回答中,开了一个线上微信辅导的课程,明码标价 200 元 1 小时,大量学员涌入,「这是我第一次通过互联网有稳定的收入」。
但他早就做好了没有收入的准备。在辞职之前,Jarod 便提前攒够了可以支撑三年完全不工作的花销,而后才投入数字游民的探索。在他看来,攒「裸奔」资金应当是迈向数字游民的第一步,它提供了坚持下去的底气与可持续性。
在 5 年的探索过程中,Jarod 目前的收入来源稳定为了三部分:
1、付费社群,「数字游民部落」的知识星球付费会员数目前已经了 1000 人,他会在社区提供数字游民等相关的信息与咨询服务。;
2、产品推广,通过在网站或者文章中植入产品推广的信息,来获取分佣,通常是推荐一些书籍;
3、投资理财,这部分很好理解,就是节流开源,钱生钱。
现在,Jarod 过着退休一般的生活——日常大多数时间多花在了阅读上,隔几天写一篇文章,算是「工作」。在全世界旅居的过程中,他的妻子也在他的影响下,转型成为了一名数字游民。
在数字游民这个圈子里,很多人都会强调「被动收入」。虽然这不是成为数字游民的必要条件,但也成为了这个群体中大多数人的向往与目标。
「被动收入」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汇,多年前,它就开始在网络走红,多以理财、投资的钱生钱为主。后来,人们意识到也可以靠知识、技能来实现。
为何非要形成「被动收入」?Jarod 举了一个例子,以远程办公来说,虽然这会让你在地理位置上实现自由,可以边旅行边工作,但你的时间还是不自由,可能依旧需要「随叫随到」,依旧处于打工的模式,远程的仅仅只是肉体。
如果数字游民分等级的话,那远程上班应该算是初级,依靠「被动收入」的应该算作高级。但这种追求并不是数字游民的专属,「有些人可能白天正常上班,然后晚上回家做其他事情,来实现被动收入。」
在倡导「只工作,不上班」的网络社区「电鸭」里,有很多分享自己远程工作经验的帖子,其中不少会涉及到实现「被动收入」的经历与方法。
一位名叫 Kevin 的用户,分享他在上学期间,曾花费两、三个月的时间,设计一个主打创意特效和极简设计的网站主题,上传到主题商店之后,这个主题第一个月给他带去了 5000 多元的收入,而在上班后的几年时间里,没再有任何打理,这个主题已经累计为他带去了 15 万元的被动收入。
还有一位前谷歌的产品经理,2018 年的时候,他和另一位做程序员的大学同学建立了一个简易的网站,上传他制作的一套付费的培训视频,帮助别人应聘产品经理。他会在其他博客平台写文章来推广自己的网站,或者从 Youtube 上导流。幸运的是,网站上线的第一年,视频不多,但为他带来了 25 万美元的收入,至今仍在增长。
互联网释放的机会
不论是 Kevin、Jarod 还是烨烨,他们依靠互联网实现被动收入的方式,背后的本质,其实是中心化的互联网平台与独立创作者的共同崛起。
无论是网站主题,还是在线教育的付费视频,亦或是独立开发一款付费软件,这些产品都是可反复利用,反复下载的,一旦建立起来,后期基本不需要再去维护,解放了创作者的时间。
这与过去音乐人、电影人、作家靠内容版权带来收入十分相似。可能一首好的曲子,就足够养活人一辈子。
互联网的诞生,将这种能力赋予了更多行业、更多领域的人。主题应用商店,App Store 等平台释放了更多没有背景、没有团队的独立创作者的能力。
版权的边界不断扩大,它扩张到了软件版权,付费博客的版权,游戏版权,各种网络设计作品的版权,网络上图片的版权等等。
而随之崛起的内容付费生态,也为实现「被动收入」提供了巨大的土壤。
比如,得到、知乎、在行、知识星球、喜马拉雅等内容平台,都可以制作付费的内容。理论上,可以实现「一次付出,持续获利」的模式。在这些平台上,也诞生了许多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月入百万的创作者。
互联网极大的释放了个人的潜在价值
这与我们这个时代的另一个特征相吻合,即个人的崛起。因为网络,个人的影响力有机会不断放大;同时,随着工具与基础设施的发达,创作门槛越来越低,创作者们甚至不再需要依赖于传统的公司、传统的职级体系而生存。比如,当一款软件、游戏、音频播客可以自己独立开发,同时第三方平台有一个好的获利机制的时候,加入一家公司变得不再那么有吸引力。
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正在演化出这样一种生态: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依靠各类第三方平台(比如 AppStore、YouTube、微信公众号等)独立发展,而不再到传统的职场里去上班。
比如,B 站、抖音、快手、今日头条带动了大量草根视频博主、自媒体等独立创作者的崛起,直播平台给了一部分人靠当主播获利的可能。平台的「流量分成」机制,让这些人不仅收获了网络空间里的名气,同时也在收割巨大的财富。
有投资人认为,这些人的影响力不需要非常大,只要在一个垂直圈层内,有影响力,「变现」就不是问题。
Jarod 告诉我,他还在筹划与「数字游民」相关的视频课程,比如教人们如何用 1~2 年的时间,过渡到新的生活方式上去。「我也正在写一本数字游民相关的书,现在已经和出版社那边签约了。」
生意与生活
在国内,数字游民还是一个相对新鲜的词汇;而在国外,围绕「数字游民」的生态早已十分发达。围绕数字游民的生意越来越多。「在美国,甚至有『远程办公者工会』这样的政府组织存在。」烨烨说。
数字游民作为一种亚文化,既在圈子内形成了一些有影响力的 KOL,同时也催生了相关的峰会和活动。这些 KOL 和活动展示着通向数字游民的「捷径」。
比如,由美国数字游民 Johnny FD 发起的 Nomad Summit 通常会在泰国清迈举行,也会在拉斯维加斯和墨西哥坎昆举办分会。在活动上,人们可以拓展自己的人脉圈,认识其它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民们。其他类似的活动还包括,Nomad Cruise、Nomad City 等等,形式多样。
烨烨介绍,如果你在 Google 或者 Facebook 上搜索「digital nomad(数字游民)」,则会发现大量的数字游民群组或社区,比较著名的一个:Nomad List,这个网站为数字游民群体提供了攻略、社交、招聘、聚会等服务。
同样,如果是在 Google 上搜索「remote work」关键词,会发现大量的相关的社区、网站。比如与招聘相关的:Wework Remotely、Upwork、WebworkTravel。在这些网站上可以找到项目经理、工程师、设计师、撰稿人等等比较高端的远程岗位。
「数字游民」群体的来源可以有很多,但不可忽视的是,其中一大部分来自于允许远程工作的公司。
「我并不介意公司的员工是不是在一边旅行,一边工作。用工作结果说话就好。」PingCAP 联合创始人兼 CTO 黄东旭告诉极客公园(id:geekpark),数字游民这种生活方式其实是有助于工作的,「可以换个新的环境,激发创造力」。
PingCAP 是一家做开源的分布式数据库的科技公司,本身便允许员工远程工作,黄东旭认为这种远程办公的方式帮他打破地理限制,招到全球范围内的人才,他觉得「在这个时代,至少对于类似软件工程这样的主要以脑力和创意为主的工作,已经有足够的方法论和基础设施,让远程工作的效率不比传统模式差,有时候甚至能有更好的产出。」
Jarod 也观察到,一些创业公司正在推出各种业态去迎合和满足数字游民群体的需求。比如说,SaftyWing 这家公司专为数字游民群体推出了保险服务,而这家公司的团队本身也都是数字游民。
在互联网世界里,分布式、去中心化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术语,它也代表着一种价值取向。它从代码开始,催生着新的组织形态,也催生着「数字游民」这样的生活方式。同时,围绕「边旅行边工作」生活方式的种种基础设施和生态,正变得越来越完善。
其实,无论选择哪种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找到你真正热爱的方式,更聪明地去生活。
来源:视觉中国、受访者
责任编辑:宋德胜
本文首发于极客公园,转载请联系极客君微信geekparker 或 zhuanzai@geekpar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