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博物馆 vol.22:在超极本和游戏本概念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上网本」曾经是笔记本电脑为数不多的差异化产品。
有那么一些已经老去的产品,它们也许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每每想到却令我们充满回忆。作为极客之选(微信号 GeekChoice)怀旧栏目,《极客博物馆》希望找到这些曾经带给我们惊喜和感动的产品,带你重拾它们迷人的特质。
在极客之选的小伙伴们正在商量《极客博物馆》的选题时,我提出了「上网本」这个突然想起的产品,此时年纪相对较小的 @刘丢丢 对于这个名称有些不理解:「上网本?不是所有笔记本都能上网吗?」
而当我收到快递,把这款产品放在桌子上时,身旁的 80 后同事则说道「这是多少年前的本了?我家还有一台三星的上网本呢!」,不得不说即使是在数码产品领域里,代沟依旧是存在的。不知屏幕前的你是否还能想起上网本这个类别,起码通过这段真实的对话也反映出,上网本确实是一个「短命」的产品,不过它也确实火爆过一段时间。
难道不是所有笔记本都能上网?
上网本的概念相对笼统,在很早以前英特尔就提出过 UMPC(超便携个人移动设备)的概念,但这个类型的产品对于厂商的设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更不能提供完整的 PC 功能,同时售价也很昂贵,所有并没有流行起来。
本文中所指的「上网本」是在 07 年前后涌现出的一批产品,它们基本上都采用了 10.1 英寸的设计,整机小巧便携,虽然硬件规格很低,但足以支持运行完整的 Windows XP 或 Windows 7 系统。对于这个类型的产品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宜,在那时常规笔记本电脑的售价基本都在 4000 元左右,而上网本则可以控制在 2000 元上下。
在彼时,最热衷于推出上网本产品的是一众台系厂商,华硕的 Eee PC 和宏碁的 Aspire One 是其中相对受欢迎的系列,除此之外像是戴尔、惠普、联想、三星、明基等品牌也都推出过相应的产品。
极客之选目前手中这款上网本就来自于宏碁,具体型号为 Aspire One D250-1Bk,而 D25X 系列则是宏碁上网本拳头产品。我曾经在 2011 年时就给家人购置过一台 Aspire One D255,这也是我在某东购买的第一款商品,虽然 2011 年已经算是上网本逐渐走向衰落的尾声,但 1799 元的价格很「香」。
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宏碁 Aspire One D250 系列发布于 2009 年,正是上网本最火爆的时期,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上网本一定会被它小巧的尺寸所吸引。宏碁 Aspire One D250 的 A 面非常简洁,除了左上角的宏碁英文 logo 以外并没有太多花哨的元素,不过这个系列上网本的转轴设计很有意思,这点放在后文细说。
在 A 面的转轴处还能看到「Aspire One」的字样,这个设计让屏幕打开后依旧能看到英文 logo。后期产品也让这个系列 logo 在设计元素上更加明显,比如 A 面中间的印上「Aspire One」的超大字体,足以见得宏碁这个系列的上网本在当时有多受欢迎。
它的整个 B 面设计与同时期常规笔记本产品相比并无二致,左上角的宏碁 logo,顶部中间的摄像头、麦克风,还有均匀分布的橡胶垫。最大的不同无非是将常见的 14 英寸屏幕(和现在流行的 13.3 英寸屏幕不同,那时 14 英寸的屏幕更加主流)缩小到 10.1 英寸而已。
宏碁 Aspire One D250 的整个 C 面同样没有太多变化,全尺寸键盘、指示灯、电源键、触摸板一应俱全。只是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并不会看出它有多小,因为键帽面积和触摸板的尺寸都受到了限制,所以在打字以及操控光标方面,上网本的体验好不到哪去。
除了 C 面的布局和尺寸以外,掌托处的贴纸也很有意思,比如像正版 Windows 的贴纸、英特尔 Atom 处理器的贴纸、能源之星的贴纸等等,右侧还有上网本的一些关键特性。虽然现在的笔记本依然保留了这个传统,但是大多数只有 CPU 和显卡两个贴纸,可以说这些贴纸「矩阵」同样散发着浓浓的怀旧气息。
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上网本虽然尺寸很 mini,但自己动手更换内存或者是硬盘并不是难事儿。在机器 D 面,用户可以很轻松的通过卸下螺丝来更换一些零件,不过在那时候 DDR2 的笔记本内存并没有太多选择,大容量的 2.5 英寸机械硬盘也称不上便宜,毕竟大多数消费者是因为价格上的优势才选择了上网本。
在了解过 D 面结构之后就会明白,在前文中提到的转轴设计,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了保证 10.1 英寸的整机尺寸容下主板、硬盘、散热风扇、热管等,如果不想增加厚度,那么电池就必须要放在一个「不碍事」的地方——转轴,这个容量只有 23.76Wh 的长条形 3 芯电池就和转轴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这也算是宏碁 Asipire One 在设计上的巧思吧。
另一方面,上网本的扩展接口一般都是相对完整的,就拿这台宏碁 Asipire One D250 举例,机身左侧拥有网线接口、VGA 视频接口、USB 接口以及耳机、麦克风的接口。机身右侧则是锁孔、电源接口、两个 USB 接口和读卡器,可以说上网本提供了必要的扩展接口,也满足了大多数人的使用需求。
凌动双核+1GB 内存流畅运行红警 2
小巧的机身尺寸是上网本的必备元素之一,抛开这一点,在性能上的短板也是不可忽略的事实。先来总体看一看宏碁 Asipire One D250-1Bk 的硬件参数,10.1 英寸的屏幕分辨率为 1024*600 像素,要知道 1366*768 这个像素在那时也早已普及,不过小尺寸的屏幕并不会让人觉得屏幕分辨率很差,而这也给本就性能较弱的板载显卡降低了一些「压力」。
处理器方面,它采用了来自于英特尔 Atom 凌动 N280 双核处理器,主频 1.66GHz,L2 缓存为 512KB,与之搭配的是 GME945 芯片组,板载显卡为 GMA950。它使用了 1GB 的 DDR2 内存,因为空间限制,主板上只有一个内存插槽,在存储方面选择的是一块容量 160GB 的 2.5 英寸机械硬盘,在那时 160GB、250GB 以及 320GB 属于主流的容量,固态硬盘虽然已经出现但价格非常昂贵。
那这样一个配置体验如何呢?第一次开机时大概等待了 2 分钟左右,它安装的是 Windows XP 系统,从 2010 年开始,上网本也都基本「进化」到了 Windows 7 系统。
进入桌面时听到了熟悉的提示音,当你想操作的时候会发现这块触摸版太难用了,并不是因为识别问题,仅仅是因为它的尺寸太小了。在默认灵敏度的设置下,想要把光标从屏幕最左侧移动到最右侧,可能需要来回滑动 3、4 次。
因为硬件参数的原因,「卡」肯定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性能实在是太差,还经常会出现假死的状态,@小烟斗斗 尝试打开 Windows XP 自带的纸牌游戏时,光标还可以移动,但是点击菜单完全没有反应。
可能会有人认为用十年后的眼光来审视这些产品有些不公平,但事实是 Atom 处理器在当时本身就是「入门」二字的代言人,再加上 1GB 内存,数据的处理速度可想而知。即使是新买的全新的产品,在运行速度表现上也顶多是勉强够用的状态。
拿播放视频来举例,如果是 720P 分辨率的电影还可以保证流畅,但 1080P 就真心有些吃力了。当然,这些硬件配置看看 word 文档,excel 表格还是可以应付的,不过打开可能需要费点时间。
至于游戏极客之选还真做了测试,从网上下载了 CS 1.5 和红色警戒 2,或许是因为运行库不全或者是本身软件问题,始终无法成功建立游戏,会卡在读图界面。不过从进入游戏之后的响应速度来看,CS 流畅运行应该不成问题,毕竟 CS 1.5 对于硬件的需求并不高,而且 3D 模型也没有那么细致。
而在红警 2 的测试中,宏碁 Aspire One D250 同样有着令人惊讶的表现,尽管在刚开局时会掉帧严重,但在之后的时间里都保持着基本流畅的水平。如果以现在硬件的角度来审视或许有人会说卡,但对于这样的一个低端双核处理器+1GB 内存的组合,能拥有这样的游戏表现,足以令人惊讶。
写在最后
经常有论调说上网本是科技的倒退,但无论是厂商的积极性还是终端销量都证明了上网本确确实实满足了一部分用户的实际需求。购买上网本的有两类人群,对性能没有需求,能满足炒股、看视频、上 QQ 就 OK 的年龄较大的用户,另外就是囊中羞涩的学生。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因为当时制造工艺的限制,上网本是在价格、性能上以及尺寸上妥协的产物。随后笔记本越来越轻薄,价格也更加「友好」,除了处理器后缀带有「 M 」的移动版本处理器以外,U 系列的低压版本也成功抢占了市场,Atom 系列处理器也变得鸡肋起来,追求便携有众多超极本可选,普通的笔记本也几乎都抛弃了笨重的身躯,这让上网本在性能和便携性上的优势荡然无存。更要命的是,笔记本价格的一再下探,让那些单纯追求便宜价格的消费者没有理由再纠结于上网本。
无独有偶,从 2009 年开始 Android 和 iOS 的崛起代表了移动智能时代的来临,尤其是平板电脑逐渐普及后,轻度的生产力需求完全能够满足,流畅度、便携性、续航和价格全方位吊打上网本,自此上网本也成为了过去时。